星缘星座网 > 文章栏目 > 文章正文

《本草》说龙

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链接二维码

▌管弦

2024,农历甲辰年,生肖龙年。

生肖也称为属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记年方式,是十二年一个循环的纪年系统,每年用一种动物来代表,共有十二种生肖,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个生肖都有其独特的寓意。

十二生肖的产生,与天干地支密切相关,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构成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构成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按固定顺序相互配合,便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龙,与辰相联。

(南宋)陈容《六龙图》(局部)

(清)冷枚《仙女驭龙》(传)

(清)任预《十二生肖图·龙》

引领辰时

龙,作为生肖,有些特殊。

十二生肖中,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都在实际生活中有实体,唯有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最初记载十二生肖之说的是东汉哲学家王充,他在著作《论衡》中,先是在章节《物势篇》提到十一种生肖名:“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再在之后的章节《言毒篇》中补充道:“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东汉史学家赵晔的《吴越春秋》也有“吴在辰,其位龙”的记载。加上龙之后,十二生肖才齐全。

龙被“单列”,也许是王充对十二生肖中龙之虚实的考量。在他之前,早就有人依据十二种动物在一天十二时辰里的生活习性和活动特点,安排了他们的出场顺序,龙排在第五位。

话说某一天深夜子时(约23时至1时),古人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窸窣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日子久了,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将子时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接着,古人发现了更多:牛常在丑时(约1时至3时)反刍咀嚼,成了“丑牛”。老虎常在寅时(约3时至5时)到处游荡觅食长啸,“寅虎”凶猛。兔子在天刚刚亮的卯时(约5时至7时)出窝吃带着露水的青草,有了“卯兔”。辰时(约7时至9时)容易起雾,传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辰龙”“神龙见尾不见首”。体温不恒定的蛇在大雾散去、艳阳当空的巳时(约9时至11时)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巳蛇”此时最活跃。马喜欢在阳气正盛、烈日当头的午时(约11时至13时)四处奔跑嘶鸣,“午马”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未时(约13时至15时)的骄阳将草上的露珠晒干,“未羊”吃草长壮的最佳时机到了。太阳偏西、天气清爽的申时(约15时至17时),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申猴”的欢叫传到古人耳里。至夜幕降临的酉时(约17时至19时),鸡开始归窝,农妇四处呼唤着鸡,再不回窝,天一黑就难得找了。鸡回家的同时,也是人们吃饭喝酒的时候。“酉鸡”带来的,是一天的惬意与满足。狗在天黑的戌时(约19时至21时)出场履职,看家望门护院。主人临睡前,还要带着“戌狗”将家院巡视一番。猪拱槽的声音与万籁俱寂的亥时(约21时至23时)形成对比,“亥猪”欢快地吃着主人早就添好的食物。不远处,老鼠又悄悄开始活动,展开新的一天了。

所以,龙有着特殊意义,被安排在一天中“云里雾里”的辰时,引领了清晨和光明。

立于本草

在古人心中,从来就有龙。盘古开天辟地,首出御世者,即是龙神。

南宋学者胡宏撰写的《皇王大纪》指出:“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明代学者董斯张撰写的《广博物志》还把盘古的形态描写得栩栩如生:“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

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也是龙身人首,南宋文学家罗泌《路史》记载,伏羲的母亲华胥,生活在华胥水边,因为踩雷神的足迹而怀上伏羲。雷神是怎样的呢?《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

三皇五帝之一的炎帝,与龙的关系更为直接,炎帝因为懂得用火,有了“炎帝”之称;又好耕,是谓“农神”,被称为“神农氏”。西晋学者皇甫谧创作的史书《帝王世纪》记载:“(炎帝)母为有蟜氏,有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感神龙首而生炎帝,即此。”炎帝人面龙颜,“弘身而牛颠,龙颜而大唇”。

黄帝亦为黄龙体。相传黄帝之母在野外碰到闪电绕着“北斗枢星”,竟感而有孕,生下“日角龙颜”的黄帝。到了炎帝神农氏部族与黄帝轩辕氏部族结成炎黄部落联盟,带来了炎黄子孙,有了华夏民族之后,炎帝与黄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中华民族就成为“龙的传人”。

于是,自伏羲至炎黄二帝,均有龙。“龙”的传承中,“龙者”炎帝是将龙的强大发挥得最为全面的。他不仅完成了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田耕的转变,实现了从蒙昧到文明的过渡和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跨越,还成为医药始祖,将龙载进了医书。“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族,而医道自此始矣。”他积累下来的药草知识,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之后,被历代医家继续记录下来,形成中国最早的医药学经典之作《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就记录了龙,还把龙列为上品。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龙,从那时开始,立于本草,绵延下来。

在古代医药学家的记录中,龙,作为药草治疗疾病的作用是明显的。

中国历代医家陆续汇集而成的医药学著作《名医别录》说龙骨“生晋地川谷”。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龙被列在鳞部第四十三卷,为鳞之一,龙骨、龙齿、龙角、龙脑、龙胎、龙涎等的形状、性质、功效、用法,全详细列录。

医药学家们还根据龙腾云驾雾的龙喜水飞木的特性,着重突出了龙裨益肝肾的功能。李时珍说:“龙者东方之神,故其骨与角、齿皆主肝病。”龙骨可以“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南北朝刘宋时期医药学家雷斅(xiào)在说到龙骨的炮制方法时,也说到龙的益肾作用:“凡用龙骨,先煎香草汤浴两度,捣粉,绢袋盛之。用燕子一只,去肠肚,安袋于内,悬井面上,一宿取出,研粉。入补肾药中,其效如神。”还强调说:“气入丈夫肾脏中,故益肾药用之。”这些表达,与龙性非常吻合,也符合中国哲学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肾主水”“肝肾同源”等理论。

在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科学家祖冲之的《述异记》中,还记有“醢龙以食”的故事:“汉和帝时大雨,龙堕宫中,帝命作羹赐群臣。”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医药学古籍中,还是在各类传说中,龙都是普遍认同并经常被提及的存在。

以龙为名

那么,龙,到底长什么样呢?

《说文解字》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南宋作家罗愿《尔雅翼》说:“龙者鳞虫之长。”东汉政论家、文学家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龙似乎兼具其他生物的形态和功效,遨游四极、俯瞰八荒。

只是,不知道古人是否见过龙?也不知道,古代医药学家们用龙给人治过病否?

唐代文学家李肇著的史书《唐国史补》提出过疑问:“春水至时,鱼登龙门,蜕骨甚多,人采为药,有五色者。龙门是晋地,与本经合,岂龙骨即此鱼之骨乎?”他依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关于龙骨“生晋地川谷”的记载,提出自己的想法,龙骨是晋地龙门这个地方的鱼在春天跳跃欢腾时蜕下的骨,龙骨就是鱼骨。

这个说法很有趣。鱼登龙门,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又称“鲤鱼跃龙门”,指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御》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现代科学家是如此破解“鲤鱼跃龙门”谜团的:“鲤鱼”实际上是“鲔(wěi)鱼”,也就是鲟鱼。鲟鱼是江海洄游性鱼类,体长约2米,最长可达5米以上,珍稀动物中华鲟、东北鲟、长江鲟即是这类鱼。也许古人将鲔鱼与大鲤并提,是为“鲤鱼跳龙门”。

不管怎样,以龙命名的、与龙象形、有疗疾养生作用的药草,一直被历代医药书籍记录并流传着。

龙须,也叫石龙刍,晋朝崔豹《古今注》云:“世言黄帝乘龙上天 ,群臣攀龙须坠地生草。”作为灯芯草科植物野灯芯草的全草,石龙刍能利水通淋、泄热清心、补虚止痛。

龙常草,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须根纤细似龙须,“生河水旁,状如龙刍”。其味咸、温、无毒,能清热解毒。

此外,还有补血益气、养心益智、养颜美容的龙眼;消热散血、去肿止痛的龙葵;通淋解毒的龙珠草……

如此,不管有龙或无龙,这些有龙形的药草,都在漫漫岁月中,以独特的疗效,救助苍生,实现了炎帝“宣药疗疾”、立志救夭伤人命的愿望。

龙,早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气势。《易经》开篇《乾卦》就论述了龙的精神,以龙的行动来喻人、劝政,引导人们终日健行不息,时刻戒惕警惧,增进美德,建功立业。

实体龙存在或者不存在,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心中,要有一股龙气。这股龙气,是信仰,是守正,是友善。“陶冶万物,化正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一种相信的力量。相信正义不再迟到,相信公平仍在世间,相信温情还是绵长,更相信我们健康长久的身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相信的力量,很强大,会让所愿所想,变成所得所有。

相信相信的力量。喜迎龙年。

为你推荐超级省钱
我要许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