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次“四蛇共舞”,竟然有这些玄机?
封面新闻记者 王一理
2025年4月30日上午9点,你的日历上可能只会显示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但在中国传统的干支历法中,一场几十年难遇的“四蛇共舞”正在悄然上演——乙巳年、辛巳月、己巳日、巳时,“蛇年蛇月蛇日蛇时”,四个“巳”字齐聚,网友调侃“四巳如意”!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现象今年会出现3次,分别在4月30日、5月12日、5月24日的9-11时。这一天文现象背后藏着哪些文化密码?4月29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天文学史专家孙小淳教授,以及民俗学专业研究者杨燕,一起解读这个“四蛇共舞”的日子。
下一次,要再等六十年
“干支是古代用来记年月日的一种记录系统,有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然后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一共12个。”孙小淳表示,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构成“六十甲子”,并由此循环,“六十是一个轮回,所以下一次想再碰上这样的日子,要等六十年。”他说。
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曾创造干支历,用二十四节气来划分一年中的各个月份,以立春当日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份,用十二地支标记,如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以此类推,四月为巳月,并配合天干使用。我国农历至今仍沿用干支纪年、纪日。
“如果要说诞生的这一纪法,可能就要追溯到殷商时期了,因为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干支纪日的说法了,但是纪年就要稍微晚一些了,大概在汉武帝时期。”今年的“蛇年蛇月蛇日蛇时”现象将出现3次,分别在4月30日、5月12日和5月24日的9时至11时。孙小淳称,三次的间隔时间与干支纪日的方法有关,地支有十二个,因此每隔12天就出现一个带“巳”字的日子。
关于在这个“四蛇齐聚”的日子里,古时候人们是否会进行一些相关的文化习俗活动,孙小淳直言:“寓意都是人给的。”在他看来,或许人们会为了重要活动选择良辰吉日,但终究是源于不同的主体意愿。
无独有偶,民俗学专业研究者杨燕也给出了同样的看法,她告诉记者,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民俗节日实际上是多元的选择。
杨燕补充道,古时候人们对于方位会用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来表示,而当中指向北方的玄武,则是由龟和蛇共同组成。“所以蛇文化实际上在古时候就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她说。
是“龙的传人”,也是“蛇的传人”
蛇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上古先民的信仰之一,承载多重文化意蕴,是先民动物崇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提出:“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蛇衔蟾蜍纹筒形陶罐、红陶贴塑蛇纹罐,以及石峁遗址出土的蛇纹石雕、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堆塑龙蛇纹透底器等文物来看,在龙这个神兽没有完全演化定型之前,蛇被古代先民视为崇拜的对象,有些还可能作为部落图腾。至今福建一带还建有蛇王宫庙,并保留有过蛇王节、游蛇灯的习俗。
说到底,万众期待的“四蛇时刻”就像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直播,古人刷“祥瑞”,现代人刷“许愿”,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发布于:四川
- 到手价¥89
¥109100000好评评价数 1000000 好评率 97.00% - 到手价¥839
¥869100000好评评价数 200000 好评率 99.00% - 到手价¥2189
¥23891000好评评价数 5000 好评率 99.00% - 到手价¥120.55
¥16920000好评评价数 200000 好评率 96.00% - 到手价¥99
¥1192000000好评评价数 5000000 好评率 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