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认为的三种不健康生活风格,你踩中了哪一条?| 大师营
来源: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本篇文章节选自《阿德勒的“人际关系”领教营》大师课,由国内著名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老师讲解,课程目前正在进行中。
10月22日至11月14日,是今年超级会员双11活动的时间段,在此期间加入,可享受以下福利:
1.买一年得两年会员时长,畅听全年10场大师课。
2.免费获赠2024年吴晓波年终秀门票一张。
3.赠送实物学习礼包一份(包含定制书袋+两本大师营推荐书)。
过去的不能在被改变,困扰很多现代人的痛苦就在于我不想拥有那样的过去,所以很容易想当然和假如。但人生没有如果,与其我们渴望着改变过去,改变我们的原生家庭或者改变他人,最好的方式还是从理解自己开始。
人类对自我的探索永远感兴趣。
比如有些人特别喜欢用星座、血型来了解自己的性格,也有人用一些测试软件,比如现在很流行的MBTI测试,把人分为E人和I人,或者用大五人格的测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等,我们就是想知道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子。
理解是为了和解,让我们有一个更适合自己当下生活的选择。
在阿德勒的思想里就简单很多,他以更直接、更直观的方式来了解和测试我们的性格。观察自己或者他人的生活态度、行为模式和日常习惯,大概率可以了解这个人是什么样的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实际上就是我们性格的一部分,是我们性格那部分的外显。今天我们重点谈谈阿德勒思想里的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的四种类型
阿德勒把生活风格分为四个类型,他把前三个类型归纳为不是很健康的生活风格,只有一类是健康的生活风格,就是社会利益型的,也是我们常说的合作共赢。
我的老家是在江苏的一个城市,叫无锡,我们无锡话有一句俚语很有意思,对一个人最低的评价,叫这个人是没有交易的。
所谓没有交易的人,是指他不信守承诺,有的时候在利益面前他会索取很多,然后很自私,或者说他没有这种契约精神,他会经常决定了一件事情然后又会反悔退出,这类人叫没有交易的。
当一个人被评价为没有交易的,那其他的人就会远离他。与之相反,社会利益型的人就是有交易的,是可以合作的。
另外不健康的生活风格他认为有三类。
第一类叫作支配统治型。从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就是在关系中他必须要成为支配别人的人,他要统治,他的权力位置要高,别人都需要听从他,他才能够跟别人建立关系。所以你会发现这种类型的人性格很强势。
在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上,它的呈现形式往往是遇到事情以后,他会去告诉别人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听从我的要求去做,他会去分配很多的任务,而他自己就只是在那边发号施令的这样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是如此。
那么同时,在对待他人的关系态度上,他的角色就是成为那个王,就是其他的人都是一个奴隶那种方式。
那可想而知,如果说我们在社会活动中,我们用这种方式、这种角色去呈现,有一些听他话的人可能会听,但是有一些人觉得你这个人太强势,就会开始远离他,在人际关系中间就会有很多的冲突,或者说是更多的人不愿意去跟他产生一个连接和关联。
第二种风格他称之为索取型,我们称之为很自私的人。但是阿德勒也说了,自私这个东西不一定是以自我利益满足做呈现,有的时候自私的人反而是一个以一种付出的状态来呈现的。
我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就是不强人所难,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可能我们在生活中间会遇到这样的人,当你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在照顾你的需要,给你夹菜、给你添饭这样的一种状态。然后当然,跟这样的一个人的相处的过程中间我们会觉得自己缺乏了很多的自由。
而且有的时候你只能回应的是什么?如果是这样的人跟我相处,放在盘子里的菜似乎我只能去吃掉,而且我只能说谢谢你,我没办法去责怪他任何的东西,我也没办法去拒绝他任何东西。
我只会去承认他是一个懂得照顾我的人,他是一个付出者,你看他都没吃,然后只是照顾我了,所以他是一个付出者。但是在这里边他要索取的是什么?索取的就是他剥夺了我自主的机会。同时他拿到的是什么?他一定是个好人。
所以有些人的生存策略就是用这种“付出”的方式来索取,这是阿德勒所讲的生活风格中的第二种性格类型。
第三种性格类型称之为回避型。就是遇到任何的事情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先躲起来;遇到一些必须要去处理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也等着别人来处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回避型的一种特质。
这三种风格被阿德勒统称为不健康的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的改变
生活风格是否可以改变?
因为每一样生活风格,特别是不健康的生活风格,会决定我们自己在人际关系中间的体验,包括我们自己对于目标追求的阻碍,也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功能。
我们所说的社会功能就是工作、学习和挣钱养活自己,这些都属于社会功能,人际交往也是一个社会功能。
如果说这些不健康的生活风格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功能、社会中的一些体验,或者在关系中的沟通,我们就有可能会去做一些变化。有一些人可能是遇到了一个极大的困难,或者是在生活中发生了变化很大的事件。
我就遇到过很多个这样的人,比如离婚后整个人都变了。另外我们经常听说的一些人家道中落,破产、失业,都会让这个人产生变化。
前段时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凡人歌》,主人公那伟就很有意思,他原先是公司的一个高管,年薪几十万,开着豪车,又有期权,在职场中非常成功。所以他回到家了以后,所有人都是围着他转的。
但是等到他失业了,被公司开除了,他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忽然之间变得非常消沉。
那种消沉就是他变成了一个回避型的人,甚至于他自己的妻子要出去工作他也不去帮一把,然后每天在家里边两耳不闻窗外事,什么东西都需要别人来照顾他,变成这样的一种状态。
这是由失业因素导致的,我们说是失业引起的一个后遗症。实际上来讲,对他来说,就是发生了一个变化。
那最后他做了一个选择,他从这种回避的状态里面重新走出来,重新跟他的妻子一起去合作,如何去创造一个家庭更好的未来。态度也不一样了,以前穿着西装,虽然看起来很谦卑,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有一种骨子里的优越感。
后来他推着车在路上,跟他妻子一起推着那个手推车的时候,我们首先能够体会到一种落寞,但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身上有了一种寻求改变的力量。
所以改变自己的生活风格,更多的是为了你追求的一个目标,而不是说因为不得已而为之,更多时候,它是一个主动选择。
阿德勒的高明之处在于告诉我们要主动了解自己的生活风格是哪一种,它有可能会给你现在的生活造成一些困扰和阻碍。
同时,他又告诉了你生活风格是可以改变的。而生活风格一旦改变,也就意味着你的未来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能把握的只有现在。
那么生活风格到底如何去变化呢?如果一种生活风格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在关系中相处得不是很舒服,我们就要有一个改变的愿望了。这个取决于我们自己。
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那最后我们的行为模式也会自然而然发生变化了。
不管我们当下是哪一种生活风格,我们都要弄清楚,与什么样的人建立关系更适合自己,在生活或者职场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最后,选定一个目标,然后去达成这个目标。当厘清了这些,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结,而是会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些。
生活风格的改变取决于我们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最后,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自我观察,回想一下,自己成长中间的重要经历和随之而来的应对方式,分析这些经历是如何塑造了你的生活风格。
比如说遇到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或者说是人际关系的变故,或者家庭中的一个变故,或者一次大的挫折,都可以。选择哪种生活风格的主动权最终在于我们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