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一遇!2026年是“火马年”,啥预兆?好不好?看农谚咋说

2026年是六十年一遇的丙午年,民间又称为“火马年”或“红马年”,这是根据干支历法与五行结合得出来的。
2026年为什么被称为“火马年”?
简单来说,干支历法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两相配,形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每六十年完成一次循环,称为“一甲子”。
2026年的干支组合为“丙午”,其中“丙”属于十天干之一,“午”则是十二地支的第七位。
按照五行学的说法,天干中“丙、丁”皆属火,并且“丙”为阳火,颜色对应的是红色。
另外,地支与十二生肖存在固定的搭配关系,“午”对应的生肖正是马。
当“丙火”的天干属性与“午马”的地支属性相遇,就形成了“火+马”,这就是“火马年”说法的由来。
至于为什么又称之为“红马年”?因为丙火为阳火呈红色,所以就称为“红马年”。
“火马年”好不好?
火马年的“火”有生机的象征,而“马”又代表进取,二者结合形成“红马踏青云”的寓意。
在民俗观念中,这样的年份,无论是事业发展、技能提升还是其它方面,都容易获得助力。
但需理性看待的是,火属性过旺也存在“过犹不及”的隐患。比如容易引发急躁冲动的行为,或出现气候偏暖、降水分布不均等自然现象。
火马年相关农谚
“赤马逢单春,农人好耕田”
“赤马”也就是火马年的别称,“单春”指当年仅含一个立春,2026年是火马年,也是单春年。
单春年的气候相对稳定,火马年的火属性带来比较好的光热条件,二者结合容易形成“雨热同期、旱涝较少”的农耕环境。
在这种气候下,有利于作物播种、生长与收获,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或预示明年是一个丰收年。
“丙午火年暖,田垄易生金”
这句农谚也是强调阳火带来的气候,对于农作物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适度偏高的气温能延长作物生长周期,促进养分积累,有利于丰收。“生金”则是一种比喻可夸张的表达方式。
“红马年里勤耕耘,秋收满仓不用愁”
这句农谚既表达了火马年的自然优势,也强调了勤劳的重要性。
意思是说,在火马年的年份下,天气因素已经很好,再加上勤劳,等到收获的时候,会获得丰收,不用再为粮食而发愁了。
综合上述内容,2026年六十年一遇的“火马年”,并非过时的传统文化,所表达的寓意,还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发布于: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