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这天
□鲁先圣
开春之后哪个日子最重要?肯定是“二月二”。
千百年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俗谚,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所有的华夏子孙。过了“二月二”,中国人顶级的执念“春节”,就算彻底过完了,新的季节,新的生活,开始新征程。在农村,过了“二月二”,就开始收拾各种农具,准备下田了。孩子们呢?一定要在这一天“理发剃头”,龙抬头,就借这个好寓意,图个一年吉利。
在北方,“二月二”最重要的标志是家家“炒料豆”,也有的人家煮咸豆子,或做糖豆子。农村的孩子们,一早会拿着碗或小筐子,到附近的人家“敛料豆”,吃百家豆,长百家心眼,这样的孩子会聪明智慧。
二月二的由来与农耕生活中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有关。最晚在西周时代,人们就已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断季节,提醒农时,这在《礼记·月令》中有大量记载。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之双角。在农历二月二这天,夜晚九时半左右,“龙”的两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升起,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的节期在惊蛰前后,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惊蛰地气通”,随着土地解冻,冬眠的昆虫、动物日渐活跃,龙是百虫之长,“龙抬头”就成为一种象征。此后雨水增多,俗谓龙王司雨,龙在二月二中的特殊地位就奠定了。
二月二的主要节俗传统定型于唐代,源头可以追溯得更为久远,自古及今融汇了惊蛰节、春社日、填仓节、龙头节、中和节、挑菜节、花朝节等节俗。
但是,在民间信仰中,也并非千龙一面,有的龙善良而富于献身精神,有的龙调皮,有的龙懒惰,还有的龙凶恶。在二月二期间,对这主管雨水的神灵,人们或者崇拜有加,以香烛供品进行祭祀,或者设下种种禁忌,避免惹其不高兴。对于懒龙、恶龙就不客气了,人们会用敲击梁头、吃炒豆(崩龙眼)、吃面(吃龙须)、吃饺子(吃龙耳)、吃面饼(扯龙鳞)等方式刺激一下。这些做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它兴云布雨,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各地龙抬头节的习俗内容十分丰富,有祭龙、撒灰、击房梁、熏虫、汲水、理发,儿童佩戴小龙尾、开笔取兆,嫁女归宁、食猪头等,禁忌则主要有停女工、清晨忌挑水等。还有过二月二理发的讲究,俗称“剃龙头”,这里面就有以龙自喻、独占鳌头之类的吉祥寓意了。
在山东各地,“打囤”是最流行的节俗活动。打囤又称“打灰囤”“围仓”“画仓”“填仓”等,在二月二一大早就起身,用簸箕盛上草木灰,握一根木棒边走边敲簸箕沿,让灰慢慢落下,灰线拼成仓囤样图案,在灰囤外撒成梯形,再在囤里投放五谷杂粮少许,预兆囤高粮满丰年在望。
二月二,还有一个“出正月”的标志意义,整个年节至此宣告结束,人们从春节的氛围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开始春耕大忙。
还有一句“二月二那碗糕”的谚语,代表了与年节有关的一抹温情。一般人家从大年初一这天起,享受着一种坐吃成穿的日子,这情形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特别是在饮食上,一般过了十六就改换成平日的吃食,这叫“换饭”。但是到了“换饭”之时,并不是把过年吃的东西全都吃完,主妇必在这时留出一点面食,至少留出一碗年糕,到二月二再端上饭桌,使全家人再享受一次过年的滋味。吃了最后的年糕,过去的一年就过去了。因此,当某人错过了时节或失去一去不复返的机会,而还想成事的时候,别人便会对他说:“过了二月二,再没有那碗糕了。”
二月二这天,许多地方的农民都要举行拜犁、试犁的仪式,念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夏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然后牵牛在田地里象征性地犁起一垄,充满辛苦也充满希望的劳作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