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和enfp恋爱了,但是很没有安全感。”| MBTI测试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来源: 豆瓣时间

最近豆瓣小组人格测试火出了圈,备受网友好评。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格测试像星座一样,成为90后、00后的社交硬通货。

在“i人充电站”、“INFP的淡色彼岸”等各种人格扎堆聚集的豆瓣小组,大家纷纷总结了一套自己所属人格类型的共性规律,诸如:

热情开放的e人,总是给人一种“社牛交际花”的印象。内向专注的i人,则给人一种情绪很稳定但略显社恐的专家印象。

“和enfp恋爱了,但是很没有安全感。”

“如何社交——献给只会干活不会和同事相处的INFP”

和星座偏见一样,诸如“处女座,破事多;巨蟹座,渣男多”用MBTI话语说出来就是:“INTJ,心机”,“ESTJ,渣女”。

有关MBTI的梗图(图源网络)

甚至网友还整理了一套MBTI的“鄙视链”,企图分辨出哪些人格更“高贵”,结合人口数据分布多寡所代表的稀有性,卷出了一个受欢迎程度的排行榜:

顶端:INTJ

紧随其后:INTP

迷倒一切:ENTP

以少取胜:INFJ

以多取胜:INFP

活力天使:ENFP

评价还行:ISTP/ISTJ/ESTJ

底端:ESFJ(傻x),ESTP(野蛮人),ISFJ(平庸),ESFP(交际花),ISFP(废物)

人格测试究竟告诉了我们哪些关于自我的秘密?

我们该如何准确把握自己的人格?

……

今天,时间君就和大家一起理性讨论【人格测试】这件事。

MBTI:究竟是个啥?

MBTI,即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由美国的凯恩琳·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制定的。该指标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划分的8种类型为基础,加以扩展,形成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就是四把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那个端点,就意味着这个人就有哪方面的偏好。

类型(对应英文缩写)


外向(E)

内向(I)

感觉(S)

直觉(N)

思维(T)

情感(F)

判断(J)

知觉(P)

但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指出,荣格的“心理类型”缺乏统计学分析,源自该理论的MBTI同样存在缺陷,测完之后并不能增加“自知之明”,用来做职业规划更是不靠谱。美国国家科学院说:“没有足够设计良好的研究支持在职业咨询项目中使用MBTI。”

比如,大多数人在MBTI“内向-外向”维度上的得分集中在中间,像是“正态分布”,而非集中在两个极端的“双峰分布”。MBTI在中间切一刀把人们划分为两个类型,造成一个怪现象:两人的内外向程度差不多,在相关题目上的选择相差无几,但得分恰好在中线两旁,结果一个人被测得外向,另一个人被测得内向。

所以光凭测试结果,测试者无法获得有效的就业参考。即使内向程度很深的人,也并不意味着就不能胜任外倾的、注重社会交往的工作。

也许大家也都或多或少地察觉到MBTI的不严谨之处,例如“感觉直觉”与“判断知觉”不是差不多的意思吗?心理学家认为,它们的确存在相关,不应该分为两个维度。

美国哲学家罗伯特·卡罗尔批评说,人类观察和理解自身不能光靠临床观察和记忆就得出结论,那样很容易自欺欺人,臆造出不存在的“类型”,进而歪曲观察结果以符合先入为主的想法。

既然MBTI并非一劳永逸的人格认知方法,为何还是有不少人将其奉为圭臬?

这就不得不提到巴纳姆效应 了。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 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

这一效应说明,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大家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准确形容巴纳姆效应(图源网络)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因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而事实上算命先生对每个人说的都是差不多的内容,都是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这些极具普适性的语句也被称为“巴纳姆语句” 。

就像下面这两段话:

  • 对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觉得重要的人非常忠诚。希望外部的生活和自己内心的价值观是统一的。好奇心重,很快能看到事情的可能性,能成为实现想法的催化剂。寻求理解别人和帮助他们实现潜能。适应力强,灵活,善于接受,除非是有悖于自己的价值观的。

  •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物都寻求找到合理的解释。喜欢理论性的和抽象的事物,热衷于思考而非社交活动。安静、内向、灵活、适应力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超凡的集中精力深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疑,有时会有点挑剔,喜欢分析。

有多少人觉得这两段话似乎没啥差别,说的就是自己?

其实一个是对INFP型的描述,一个是对INTP型的描述。所以关键在这个标签分类,相类似的描述放在不同的标签下,给我们带来的心理感知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各种测试结果中,或许都被有意无意地掺入了“巴纳姆语句”,而这些语句会让我们无法分辨,这个结论描述的是真实的自己,还是我们所期望成为的自己。

如何准确认识自己的“人格”?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时间君一样,在做人格测试时很纠结,在题干范围内,自己似乎并没有那么极端,但又没有一个很好的选项去描述自己,所以迫不得已选一个。因而每一次小的偏差,都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就像豆友@阿芙拉在反思MBTI测试对自己的影响时说:

“不能说infp映射出了完全的我,但从我十分清楚的自己的天性来看,我只能被归到infp。”

事实上,我们在做人格测试题时包含着三种心态:过去经验中的我、真实现在的我、理想完美的我。

许多人在做题时同时也在处理着“过去的我”、“真实现在的我”、“理想中的我”三种心态,所以每次都会出现不同结果。比如这一题:

你通常是( )?

A.一个善于交际的人

B.安静缄默的人

这道测试题,有些内向(I)的人在心情好或环境适宜时,非常喜欢沟通和聊天,或者其一贯认为自己是善于交际的人,就会用理想完美中的我的心态去判断这道题,因此得出与现实不符的结果。还有许多内向(I)的人拥有高明的人际沟通技巧,但是总体来说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内在世界,善于交际不能代表其职业性格倾向是外向的(E),前者不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图源网络)

作为应用于职业性格的测试,MBTI所得出的职业性格是个相对稳定的职业性格倾向,但这并不代表这种倾向不会发生改变。

MBTI强调一个人在25岁前可能职业性格倾向并不明显,会左右来回浮动。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其必然要将主要精力与注意力关注其中某个方向,即使是都偏重的也有倾向的一方。

因此MBTI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各个时期的心理偏好。但是如果在测试时,被测者不清楚过去经验中的我、真实现在的我、理想完美的我这三种态度,就会得出非常混乱的结果。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人格特质论提出者奥尔波特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

人格测试只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具,它告诉了我们某一状态中的自己,但测试的结果不能完全等同于真实的自己,因而也不能随意地将这些特质用于解释他人的行为动因。

豆友@阿芙拉:

MBTI有用的部分在于给我打了强心剂,让我肯定我早已认知了的部分自己。认清我自己是I,这点不会变,即使我有自如社交的能力,独处才是自我充电模式;认识自己Ni、Ne高,我自豪于自己双N高;至于T—F,J—P,可以通过后天练习随意转变。但我不让MBTI限制自己。 

或许我们应该转变思路,用专业心理学研究者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人格、认识自己。

在豆瓣时间专栏《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2讲》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老师结合自己30余年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带我们走进人格,这个浩瀚而神秘的系统。

人格心理学被视为人生的哲学,因为它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指引价值。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人格心理学的原因。 

在本专栏,许燕老师将会通过7个组块、29节正文+3期番外给大家系统讲授人格心理学,破译魅力人格的密码。

--你将获得--

◎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

◎洞察并建构自我成长的方法论

◎30年教学经验浓缩而成的人格心理学通识课

◎化知识为实用,人格魅力提升的进阶之道

--谁一定要听--

◎自我追求者

◎实现及提升自我价值

◎对自己和生活都有完美追求倾向的人

愿听完这门课后的你,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订阅完整专栏

发布于:北京

我要许愿